|  |  | 
|---|
| 成语解释 | 毫、发:都是古代的长度名,十毫为发,十发为厘,形容细微。形容一点儿也不差。 | 
|---|
| 成语出处 | 唐 张说《进浑仪表》:“令仪半在地上,半在地下,晦朔弦望,不差毫发。” | 
|---|
| 成语繁体 | 不差毫發 | 
|---|
| 成语简拼 | bchf | 
|---|
| 成语注音 | ㄅㄨˋ ㄔㄚˋ ㄏㄠˊ ㄈㄚˋ | 
|---|
| 常用程度 | 一般成语 | 
|---|
| 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语 | 
|---|
| 成语用法 | 作谓语、定语;指丝毫不差 | 
|---|
| 成语结构 | 动宾式成语 | 
|---|
| 产生年代 | 古代成语 | 
|---|
| 近 义 词 | 毫厘不差、不差毫厘、丝毫不差 | 
|---|
| 反 义 词 | 差之千里 | 
|---|
| 成语例子 | 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传》第九回:“若预算明白,不差毫发者,真要算做当今第一奇女子也!” | 
|---|
| 英语翻译 | accurate | 
|---|